“美丽中国”呼唤绿色建筑。作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循环、低碳建筑,钢结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迅速崛起,引起了钢铁行业人士的关注和关注。开发钢材新品种,满足钢结构用钢市场需求,是钢铁企业任重道远。
德仓二手钢结构董事长兼总经理表示,在碳排放总量中,传统建筑的碳排放量几乎占到50%,远高于交通和工业。对于今年年初的雾霾天气,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机动车尾气的碳排放,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水泥等传统建材。中国是一个超级水泥生产国。在“建城”行动中,人均水泥产量已超过一吨,每建一平方米房屋排放0.8吨碳。
在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当地建筑业非常关注碳约束和循环经济。在那里,装配式钢结构房屋作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循环、低碳建筑,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阶段,占所有住宅建筑的40%以上。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在一次国际现代建筑业博览会上,住建部相关人士指出,钢材可以重复利用,而混凝土是单向的。如果在我国推广工业化房屋生产方式,建筑垃圾减少83%左右,材料损失减少60%左右,可回收材料增加60%,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人因房子而生,房子因物质而更好。以钢代替混凝土(混凝土)将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住宅小区建设的最高标准是“四省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在国际上,绿色建筑发展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三R原则”,即:()、reuse(再利用)和()。这些应该是中国发展住宅产业应该遵循的信条。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钢结构绿色建筑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循环型建筑产业化产业体系,在我国正在迅速形成,为钢结构钢材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同时,对钢结构用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钢结构使用的钢材存在品种少、质量差的问题,亟待改变。
今天,我国的建筑钢结构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仅主要钢结构制造业产值就超过600亿元。形成了钢材生产、钢结构设计、构件加工生产、构件安装等相关产业。一条产业链。同时,建筑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这也刺激了钢结构对钢材的需求。
钢结构领域非常大,尤其是钢结构绿色建筑体系,将打破房地产、建筑、机械设备制造、绿色建筑、新型建材、防灾减灾、家居等行业之间的界限。家电、厨卫装饰等循环建筑产业化产业体系;还可以将房地产业的资金回馈现代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从长远来看,它是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新兴产业,可以把钢铁存于建筑中,将财富存于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因此,近年来,我国' 钢结构建筑和住宅不断发展。据初步统计,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北、内蒙古等省市已开发或建设钢结构住宅超过1000万平方米。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办公楼、上海环球中心等一大批世界先进钢结构建筑成为我国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应用示范工程建筑物的结构。
因此,钢结构制造行业使用的钢材数量多、质量高、品种繁多,包括普通钢、优质钢和特殊钢。其中优质特种钢占比较大,尤其是低合金高强钢、耐候钢、耐火钢、超高强度螺栓、高性能彩涂钢板、高级合金板等,而且他们的需求也在增加。
日前,东方铁塔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德仓二手钢结构签订国电台州电厂2×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二期工程钢结构采购合同。合同价格为7950.万元。公司主营钢结构和铁塔产品,其中钢结构产品主要用于火电厂和核电厂。德仓二手钢结构合作。
今年5月26日,随着第一根钢柱的精准定位,厦门中航紫金广场B座钢结构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中航紫金广场分为A、B两栋超高层建筑,高194.3米,均采用钢管混凝土钢架-芯管结构体系。其中,B塔与酒店屋顶钢结构之间设计了桁架连廊结构。最大焊板厚度为40毫米,重量超过100吨。另有一栋79.60米高的五星级酒店,大型集中商业区及配套裙房,总建筑面积0.06平方米,钢材总消耗量约 1.50,000 吨。
我国钢结构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宝钢制造的钢结构将出现在智利的大型建筑中,承担起配套建设电力设施的重任。这是宝钢钢构继巴西之后,获得的又一个进军南美市场的海外订单。
智利是近年来世界经济热点之一。向德仓二手钢结构采购的4000吨钢结构件是一家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智利电商,主要负责为附近的国营和私营铜矿供电。宝钢提供的钢结构件将用于电力供应商和三菱重工新建的电厂机组项目和设施的建设。新电厂项目由三菱重工承包。据了解,该项目订单所需的4000吨钢结构件将在年内全部交付。
近期,我国新建钢结构生产线数量有所增加。日前,年产2万吨钢结构、100万平方米彩板生产线项目落户克东,这是该县今年成功签约的第二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轻钢生产线1条,重钢生产线2条,新型建材(彩钢板)生产线4条,年产2万吨钢结构和100万平方米彩板。,将于5月初开工建设,10月底投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2.6亿元,销售收入< @1.2亿元,利税1800万元。同时,将带动钢结构用钢需求。
的确,我国钢结构产业发展迅速,钢结构用钢量与日俱增,这也加速了钢结构钢的生产和研发,但与国内钢结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高强度钢、高抗振钢、高焊接性钢、特厚钢板、超薄钢板的生产存在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可塑性好”的优点和“轻、快、好、经济”的特点。除了具有可拆卸、更耐用的优点外,还具有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循环利用等优点,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要求。因此,钢结构用钢也要求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而目前的一些钢结构工程“哑、重、大”钢结构厂房安装合同,凸显了钢结构用钢的缺陷。例如,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代替碳素结构钢(Q23< @5)可节约钢材15%-20%,减轻结构自重。大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以及承受动载荷和冲击载荷的结构,应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可减轻结构重量,节省大量钢。
目前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并不大,这与我国钢结构建筑普及率低有直接关系。在美国、日本等钢结构建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达到钢材产量的30%,而我国钢结构行业用钢量不到钢铁产量的10%。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国钢企还习惯于等用户上门,而不是积极开发、积极推广高性能钢产品”。一些钢结构行业的专家是这样认为的。
一些钢结构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者也认为,部分钢结构企业对钢结构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性能钢,包括高强度钢、高抗振钢、高焊接性钢,以及特厚钢板和超薄钢板,都存在数量少、质量差等问题,因此几乎所有的他们需要的钢结构产品来自进口。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厂仓库大量钢材积压卖不出去,钢厂利润工厂大幅缩水甚至亏损;另一方面,
我国钢结构产业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第一,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建筑用钢比例小,钢结构房屋比例小。二是来自科技创新的挑战,主要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能满足钢结构房屋产业化的需要。三是标准规范完善带来的挑战。钢结构房屋、金属墙体、屋顶、水性涂料等新型节能材料缺乏标准和技术规范。尤其是,钢结构的详细设计标准和规范没有行业特定的标准。目前,我国有钢结构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5项,地方标准10项,钢材、钢材产品及材料标准46项,紧固件标准5项,焊接材料标准11项,设计标准图纸。设置22项不完全统计。四是来自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的挑战钢结构厂房安装合同,尚未制定有效的钢结构住宅推广政策。设置22项不完全统计。四是来自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的挑战,尚未制定有效的钢结构住宅推广政策。设置22项不完全统计。四是来自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的挑战,尚未制定有效的钢结构住宅推广政策。
但是,随着我国“新四化”的实施,我国钢结构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李克强总理视察时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四化”目标中,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成为我们制定新经济目标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过渡期。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和德仓二手钢结构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国办发[2013]1号,明确指出:推广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系统,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德仓二手钢结构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到2015年底,20%的城市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其中,钢结构建筑正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德仓二手钢结构《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0%,C60以上混凝土用量应达到总用量的10%。上述钢筋用量达到总量的45%,钢结构项目占比增加。对此,有分析人士预测,到“十二五”期末,我国钢结构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至6500万吨,整个行业前景看好。
根据这一目标,钢铁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用钢质量,加大品种开发和推广力度,增加结构用高性能钢和连接材料品种,扩大经济型材生产。作为薄壁 H 型钢。;提高建筑结构用钢系列产品及应用规模;推广应用耐候钢、耐火钢、彩涂钢板等;开发超高强度螺栓、高性能彩钢板、高级合金板等。建筑用钢基本国产化。
业内人士提醒钢铁企业,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化建设的推动下,绿色钢结构建筑的市场规模将非常大。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转变观念,进入钢结构行业,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政府和钢铁企业都应该更加关注钢结构行业。
上一篇:施工总布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