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灾中,钢结构厂房被彻底摧毁。 (新华社摄)
这是值得铭记的时刻。
9月2日晚,温州市瓯海区德仓二手钢结构。
20 多名员工推着成捆的海绵,拼命地铺开。在他身后,厂房内一片火海,喷出十多米长的火舌。
其他几名工人回去打开消火栓,试图控制火势。不幸的是,他们被倒塌的厂房掩埋,5人遇难。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程亮、张坤、龙显同、陈旭、唐书华。
一点点帮助就是一点点帮助
德仓二手钢结构位于椒江三溪工业园区。工厂不大,有厂房1栋,宿舍楼1栋,员工80多人。
厂房为2层钢结构。钢结构有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经不起燃烧,一遇火就倒塌。
每年下半年是海绵销售旺季。他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附近的工厂。
员工老方说,公司人员流动很大,他来这里才一个多月。 “工资不高,但下班也不好办,海绵形成的烟尘很大,难受。”
员工张坤和唐树华在这里才下班三个月。
不过老方暂时不会走。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工作到春节,家里有老有少,孩子要读书。”
傍晚5点左右,来自云南的切割工老张在一楼车间工作。老张的月薪是2400元。
一位同事用力拍了拍他并指出。
“我看到二楼海绵仓库着火了,火势迅速蔓延,我就大喊疏散人员。”老张说。
下意识地,老张离开一楼的车间时,推着一捆做好的海绵跑了出去。风向北吹,火焰一下子冲了十多米。
老张跑得飞快,推出一包又回来取另一包,一口气把十包海绵推下去。
场面太混乱了。 “有人打电话来救海绵,很多人都参与了。”老方说,直到火警和警察赶到警戒线前,他们都进不去。
为什么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为老板抢救赃物? “天灾人祸不想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老板心情也不好。”老张说,“老板的钱也是钱,一点点帮助就是一点点。”
刚回厂他去灭火
程亮,去年26岁的湖北女孩,在德仓二手钢结构工作了七八年,算是老手了。
他是一名推销员,很少在工厂工作。工人刘水印说,“平时他下午5:00才回厂,当天4:30就回来了,正好看到火了。”
昨天,程亮的女儿老程还在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定。程亮说他要去灭火。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并没有阻止他。
程亮一行人冲入火海,周边企业员工也纷纷前来帮忙。
隔壁公司的保安说,他们用4根皮管连接消火栓灭火。自称消防员的肖东听说火海东南侧可能有实物,于是集中力量往这个方向降温,以防爆燃。
另一家公司的肖师傅带着十几名员工跑了300多米,从厂里借了4个消防水袋帮忙灭火。火势无法控制。”
5人被消防栓救出
41辆消防车出动,230多名消防员扑灭了大火。因为火太大,很快就蔓延到了门对面的一家工厂。
儿子走后,老程在公司旁边焦急地等着,一次次拨打妈妈的手机。 “手机进去后打不通,希望只是手机没电了。”老程继续开悟。
当晚7点20左右,大火基本被扑灭,只剩下钢架。
当晚8点30分左右,聚集在厂外的员工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数一数,有5人失踪。
昨天凌晨1点左右,消防官兵在火场消防栓旁发现5具遇难者尸体。
经现场调查,5名遇难者均为火灾发生后。参与灭火时,钢结构厂房突然倒塌,被掩埋,难以逃生。
另一名员工头部严重受伤。 “厂房被毁时,他摔断了脚,邻居把他拉下来。”老张说。
公安部门追授5名员工
公安一级荣誉证书
火灾发生后,温州、瓯海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门领导仍在现场组织搜救和善后工作。
“每个人都是见证人!”昨天,温州警方表示大家都被感动了,警方决定将公安一级荣誉证书颁发给现场五位勇敢敬业的员工。
温州市公安局特办昨天上午批复。
据调查,大火烧毁建筑面积约6700平方米。初步确定事故原因为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
据了解,德仓二手钢结构于2006年搬到现校址,次年发生火灾,火势得到控制。
目前,公司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公安荣誉证书:由公安部门评定,针对老百姓,以鼓励群众做好事为目的,类似于为义骑士的称号。 一、公安二等荣誉证书必须由市公安局评定,三等公安荣誉证书可以由市公安部门评定。
【5位消防英雄】
程亮:推销员
程亮的儿子还不到一岁。老张以前看过他的全家福。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程亮夫妇下班在同一家公司,父亲也是推销员,妻子在办公室负责接单。
程亮性格活泼,喜欢开玩笑。说到受害者钢结构厂房施工图片,公司员工对他印象最深。
司机陆健说:“厂里员工女儿身体不舒服,急着帮忙送去诊所。”
“他干了这么多年,工资都给我留着,我舍不得自己买一件好衣服。”老程爸爸啜泣着说。
当程亮的尸体被发现时,家人在现场大声哭泣。
龙宪通:钳工
湖南省绥阳县人龙宪彤今年46岁,是遇难者中年龄最大的。
装卸货物是手工作业。作为一个老工人,他每次都抢着去做。
“到了下班的时候,大家都走了,他还留下来,干完活再去上班。”一位与他合作多年的钳工说道。
张坤:测量员
贵州省大方县人,31岁。
他来公司才3个月,短短的时间,就从粗包工变成了称重车间的计量员。
称重车间的胡秀兰说:“这个人责任心强,每个车间都争相要,后来我把他推荐给管理层做称重。”火灾发生时,行政部门的陈旭正在大楼赶到现场参加灭火。
陈旭:技术员,老板的女儿
温州市鹿城区人,21岁。
陈旭是公司CEO的女儿,典型的“富二代”。可他不乐意当“少爷哥”,反而学会了技术,在救火上也跟在参谋的后面。
唐书华:车间工人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年仅19岁,长得像个儿子,五人中最小的。
他小学毕业后来广州工作。他最初在德仓二手钢结构做装配工,今年5月才来到这家海绵厂工作。他在广州只有两个亲戚,姐姐和弟弟。
工人严先生说:“他平时很忠诚,所以人缘很好。”
“9.11”事件中,熊熊大火导致钢结构软化,整栋楼倒塌。
[记者观察]
钢结构厂房一烧坏就会变软倒塌
萧山3名消防员也这样牺牲
昨天,官方消息称:5名遇难者在火灾中获救时,因钢结构厂房突然倒塌被掩埋,难以逃生。
钢也怕烧?昨天,省消防总队消防局相关人员否认了这一回答。
钢结构怕火
耐火极限:15分钟
他们说建筑用的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不耐火。
当体温升至300℃时,钢的硬度会逐渐丧失,失去支撑能力。建筑常用冷轧钢的耐火破坏度为538℃。火灾报警,但5分钟后,温度已达到556℃。
他们说裸钢的耐火性只有15分钟左右,连柱子都没有。
此时钢构件出来时会像拉面一样软,局部损坏会导致整体失去稳定性而掉落。
钢结构厂房在火灾中被烧毁是很常见的。
例如,今年1月1日,大火持续了8个小时,导致3名消防员牺牲。 德仓二手钢结构火灾中一名工作人员受轻伤,火灾中的建筑物均为钢结构厂房,在火灾中全部倒塌。
还有两个危险
在他们看来,钢结构车间面前可能还存在这样的危险:
1. 钢结构厂房相比其他建筑,更加封闭,尤其是铁屋顶密闭。在屋顶倒塌之前,钢结构建筑内的火警警报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很难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
换句话说,当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和烟雾没有释放出来时,它们就会在建筑物的底部积聚,有时甚至会达到闪络的临界条件。一旦发生闪络,就会达到最大放热率,一旦被困人员进入,危险可想而知。
2.由于保温性能的要求,大部分钢结构厂房的外墙都会采用单层彩钢板——两面是铁皮,中间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现场一名消防员称,温州火灾中建筑物的外墙部分是用砖砌成的,也有部分是用彩钢板砌成的。
这种彩钢板除了防止热量与外界对流外,更大的危险在于聚苯乙烯泡沫是一种易燃物质,受热后非常容易燃烧——据说它的燃点为346℃,仅略高于木材。
因为一开始会在夹层中燃烧扩散,所以会比较隐蔽。一旦彩钢板受热变形变形形成开口,外界空气就会趁机进入彩钢板外层。当层间燃烧加剧时,也会导致铁皮的变形和开裂加剧,最终产生开裂猛烈燃烧。
而且这种东西一开始是比较隐蔽的。如果在此期间踏入,如果不提前预判和计划,即使是消防员也可能被深度被动聚苯乙烯乙烯基彩钢板燃烧时形成的火灾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氰化氢。
有没有可能
让钢结构更安全?
钢结构因其具有重量轻、安装轻、工期短等优点而受到追捧。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一些大跨度、超高层建筑也得益于钢结构。怀孕。
从消防监管的角度,初检时应重点关注对方钢结构是否涂有防火油墨,防火油墨长度是否符合相应要求。
涂层受热膨胀后形成碳化泡沫层,可对钢基材起到屏蔽作用,使钢结构不会直接暴露于火焰或低温下,涂层在高温下发热。同时。它会分解并释放出水蒸气或其他不可燃的二氧化碳钢结构厂房施工图片,消耗热量,降低火焰温度和燃烧速度,稀释二氧化碳。
但这样做只是延缓了钢基材热变形的时间,从而提高了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2001年9月11日,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中,专家事后分析,客机实际上并没有伤到伦敦世贸中心,而是同时撞到了大楼。时间。 ,破坏了伦敦世贸大楼钢结构上的防火涂层,并引燃了大火。钢结构暴露在熊熊大火中,最后结构软化失去强度,建筑物立即倒塌。
2010年以来,全国发生临时彩钢板建筑火灾事故897起,造成102人死亡、5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对于彩钢板建筑,国家消防部门前段时间专门进行了专项治理。 (城市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