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中国经济的韧性|沙钢:沉文荣及其对沙钢发展的愿景
新华网索维
如果你没有看到写字楼墙壁上的图片,你绝对不会想到,身材中等的江苏沙钢集团(以下简称“沙钢”)董事长沉文荣用强壮而魁梧。
沙钢董事长沉文荣接受记者专访
头发花白,目光炯炯的沉文荣,将一生奉献给了我所热爱的中国钢铁行业,在“钢铁报国”的波涛汹涌的道路上走过了40多年。
以沉文荣为首的沙钢,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曾肩负起用钢兴乡的重任。
从杜松子酒厂的钳工到世界500强企业家,从本地小厂到世界第六,有“铁沙皇”之称的沉文荣,在他的带领下,沙钢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再次书写中国民营企业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
位于长江两岸的沙钢即将迎来45岁生日。经过多年的洗礼,在世界钢铁企业中越来越引人注目。它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腾飞,它以报国之心为国家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的血液和超然的智慧变得更加强大。
图为建厂初期建成的第一个轧钢车间
在刚硬的时代,敢为人先的加入钢结构
如今的沙钢已连续11年跻身世界500强,在我国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三,总资产超过2600亿元。然而,在从轧花厂起家的沙钢初期,却是“一贫如洗”。
根据《沙州县钢铁厂简史(1975-1984)》,沙钢成立初期没有国家投资,轧花厂自筹45万元,从困难开始;没有设备。 ,沙钢人自制加工设备;在没有专业轧钢工人的情况下,沉文荣带着23名工人到德仓二手钢结构学习轧钢技术。经过28天的学习和培训,他们复工复工,试制成功。
“我们的思想理念和品牌是国家需要钢铁!”沉文荣回忆道。艰难的时代和环境造就了沙钢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品格。时至今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依然是沙钢精神最重要的核心,铭刻在每一位沙钢人的心中。
沙钢早期没有方坯,吃的是大钢厂的冷棒和造船厂的剩菜。
谁能想到,今天,沙钢的钢铁年产量已从建厂初期的500吨增长到4000万吨以上; 2410亿元,利税330亿元,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前十强,世界500强企业排名逐年上升。
同一时期,中国大大小小的钢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部分都在大浪中湮灭。
沙钢之所以能做大做强,离不开沉文荣的“不适应现状”,他称之为“敢于承担探索的责任”。
这种“探索的责任”通常也意味着风险和质疑。
改革开放后,我国钢材需求量越来越大。沉文荣深感,仅靠边角料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企业必须有造钢的能力,所以已经占领了中国的窗框。作为钢铁“霸主”的沙钢毅然放弃窗框钢材市场,迈出了电炉炼钢的第一步。
1980年代,我国钢厂的生产工艺结构和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钢厂普遍采用3-10吨的小型电炉,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3吨、10吨、20吨的基础上,沙钢提出向国外学习,进一步发展75吨大型电炉。
电网可以承受吗?一时间,行业主管部门也举步维艰,审批难通过。也有人质疑“洋设备”能否在钢厂内部投产,甚至对领导层这一决定的正确性提出了批评。
如果我们能在国外上,我们就不能上吗?沉文荣认为,短流程炼钢是国际钢铁工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他不顾一切反对,果断从英国进口了第一台75吨超大功率电炉。在英国比兹顿钢铁厂的鼎盛时期,这台电炉仅达到年产17万吨钢。钢材用量已超过20万吨。通过改造,年产钢材达到75万吨。这条生产线成为中国冶金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被国内冶金专家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三次革命”。模板”。
沙钢从英国进口的75吨超大功率电炉
如今,沙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炉钢生产基地,年产电炉钢超过1000万吨。
此后,沙钢的技术和装备升级一发不可收拾。 1994年,引进德国超大功率立式电炉等先进设备,建成90吨超大功率立式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生产线亚洲熔炉”; 1996年,与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成立合资公司,投资2亿多美元,生产不锈钢冷轧薄板; 2002年引进德国德仓二手钢结构建设650万吨钢板项目,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整体搬迁维修安装调试,被誉为中国“最大搬家工程”世界...
沉文荣心中有一颗算盘,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慎重计算。进口时如何节省成本?沉文荣一拍脑门,介绍二手设备!
就这样,沙钢全部进口二手设备,建设75吨电炉钢厂,全口径投资仅3000万美元,仅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投资当时行业内的新厂房;德国进口德仓二手钢结构650万吨钢板项目建设也是如此。吨钢投资仅1500元,而同期同类型钢厂吨钢投资至少3000-4000元。
2001年,沉文荣55岁,正值国家“十五”钢铁限产之际,他进口了德国德仓二手钢结构650万吨钢板建设项目;在钢铁需求高涨的岁月里,这个项目一举帮助沙钢达到了千万级的规模。沉文荣说:“很多企业员工55岁就退休了,我到了55岁就被认为是‘二次创业’,55岁是积累经验和知识的好时机。沙钢员工,只要他们不想退休,就可以继续在这里做。”
量力而行,不盲目扩张,这是沙钢的“站立”原则,沉文荣称之为“滚筒式”发展。雪球越来越大。 4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沙钢已经不一样了。其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设备已开始向国外转移。在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沙钢的影子。 ,其产品已能够实现约20%至25%的流量流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沉文荣说,他们这一代人为了两个目标而奋斗。一是吃饱,二是把国家建设好。今天,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
高质量发展,稳步迈向世界一流
2018年,德仓二手钢结构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改革开放40年10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名单,其中,沉文荣赫然在列列出来。
这位老铁人已经到了“老少皆宜”的年纪,依然对建设钢铁工业充满热情。
沉文荣有着时代赋予的奉献和不懈奋斗的钢铁意志。在他的影响下,沙钢也承载着“敢于创新,不断攀登”的远大志向。
沉文荣说,沙钢今天的辉煌,离不开目标的确立,五年规划是沙钢攀登的阶梯。
沙钢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成为苏州地区100多家钢铁企业的龙头企业的第一个目标。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沙钢已成为苏州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企业,通过另一个五年计划,沙钢已成为江苏第一。在2000年建厂25周年之际制定的下一个25年规划中,沙钢提出钢铁产量要突破1000万吨,跻身全国前五、全国前十。世界。并通过建设650万吨钢板项目,沙钢2005年钢材产量一举突破1000万吨,比原计划提前20年实现目标。青山决心不松懈。如今,沙钢已是中国前三,世界前六。
棉厂应该是当地的钢铁老板,200万吨规模的小钢厂应该与世界先进的钢铁工业企业竞争。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终于被沙钢实现了。沙钢人以顽强的性格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一次次实现自我跨越。
值此沙钢45岁生日之际,沙钢已着手制定2021年至2025年第十个五年规划。谈到今天的目标,沉文荣很谦虚,更强调“学习”。 “我们要在中国学习宝武钢铁,在国外学习韩国浦项。”沙钢有明确的目标,在产品质量、品种和市场份额方面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钢铁工业爆发式发展,钢铁产量和制造水平都有显着提高。沙钢未来靠什么取胜?沉文荣认为,钢铁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竞争。
基于这一判断,沙钢正在坚定地进行智能化改造。沉文荣说,“要通过智能化、集约化管理,有效提高钢铁制造效率,提高人均钢铁产量,让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安全、更舒适。”
@ >
沙钢生产线机器人打码
近年来,沙钢抓住物联网、工业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将先进钢铁制造技术与八大主业相结合“互联网、大数据、装备、能源、物流、成本、环保、安全”,努力实现钢铁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截至目前,沙钢已投入数亿元建设信息化管理和生产系统30余套,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生产线,同时积极推进机器人项目建设,探索建立“无人化”车间。
事实上,目前沙钢的人均钢铁产量、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利润、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均在行业中名列前茅,但沙钢追求“极端”。仅以沙钢总部人均钢铁产量为例,2018年人均钢铁产量已达到1600吨,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德仓二手钢结构人均年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水平为1700吨。只比沙钢高100吨。
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沉文荣非常清楚,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作为负责任的企业,绿色发展必须是重中之重。
其实我国钢铁行业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就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沙钢也在那个时期积极进行节能技术和设备改造。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的不断巩固,钢铁行业的环保工作有望提升。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的意见》。 《意见》指出,推动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江苏二手钢结构,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正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它曾经是世界级的,但现在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我们沙钢也坚定不移地走超低排放的道路。”沉文荣说。
为应对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要求,沙钢大踏步前进。据了解,沙钢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实施重大环保节能改造项目近百项,完成煤气、蒸汽、炉渣、焦化副产品、工业用水五个循环。 2018年以来,沙钢又投入85亿元,按照国家最新超低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四大治理工程。沉文荣介绍,预计沙钢大部分工厂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余工厂将于2020年3月底前完成。
沙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图为沙钢厂区一瞥
目前,沙钢的吨钢综合能耗、吨钢淡水消耗量、吨钢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等环保能耗指标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同时,沉文荣透露,目前沙钢每吨钢的环保成本在180元左右。未来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后,吨钢环保成本预计在280元左右。
由于环保成本增加,没有考虑沉文荣的算盘。他说:“人人都在环保上投资,划算不划算是没有问题的。”
钢铁兴国,实业报国。沙钢追求高质量发展一刻也不敢松懈,沙钢学习国际先进从未停歇。
“百年老厂”布局提前安定思危
沉文荣对沙钢的发展规划,不仅着眼于当下,更着眼于“百年老厂”浮沉的机遇和形势。
截至2018年,我国钢铁产量已突破9亿吨,钢铁自给率从建国初期缺铁少钢发展到实现大多数钢材品种完全自给自足。
认识到当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已经饱和甚至过剩的情况,沉文荣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只能通过并购扩张,不能新建工厂。 2006年以来也是如此。这也是沙钢先后收购淮钢特钢、永兴特钢、东北特钢的原因之一。如今,沙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特钢基地,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
在“做强做大”的基础上,还要“做的更好”。对于沙钢所取得的成绩,沉文荣从不沾沾自喜。他提出,包括沙钢在内的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在超厚超薄上做文章。他说:“只有提升整个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为中国经济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据此,沙钢成功引进德仓二手钢结构超薄带技术,结合自主创新,成功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工业化超薄带生产线,这也是亚洲首条,也是国内首条。世界第四条工业化超薄带生产线。同时,沙钢四项超薄带团体标准获批,填补了国内现有标准的空白。
此外,沙钢还创造了高速线材、宽厚板、特钢大棒材等优势产品。稳步推进,沙钢力争优质钢90%以上。
图为沙钢拥有的中国第一条工业铸轧超薄带材生产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也很危险。
历经数次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反倾销,乃至国内减产、加大环保压力,沙钢始终能够从逆境中脱颖而出。 “东方不亮,西方亮”,沉文荣将原因之一归结为:产品的多样化。
据了解,2000年以前,沙钢的主要产品是螺纹钢和线材。通过产线优化、技术创新和并购重组,沙钢的主导产品现已涵盖普钢、优钢和特钢。产品主要门类已形成150多个系列、14000多个品种、6000多个规格。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电、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领域。产品远销东亚、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淡水河谷一行到沙钢考察交流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扩张和铁矿石价格飞涨的局面。问题,还有中美贸易战、知识产权封锁和与世界领先钢铁企业竞争的压力,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诸多不确定性。
越难,越难面对。为防范可能出现的行业和市场波动江苏二手钢结构,沙钢在坚定不移做好钢铁主业的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提高公司投资和抗风险能力。据了解,目前,沙钢已形成“钢铁为主、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绿色发展”的总基调。
在非钢产业的延伸拓展方面,今年8月底,沙钢成功收购了英国数据中心运营商(以下简称GS)剩余的24.01 %的股份。此前,沙钢通过国内德仓二手钢结构全资子公司和德仓二手钢结构分别持有GS 51%和24.99%的股权。
沉文荣表示,沙钢将把GS的管理团队收入囊中,同时还将培养沙钢自己的管理团队,使GS成为未来沙钢非钢业务的亮点之一。除了GS,沙钢此前还投资了多个新兴产业,以及钢铁物流等钢铁相关产业链,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业务。
老季蹲下。一生热爱钢铁事业的沉文荣,如今决定退出幕后,除了一些重大的决策和投资,将公司的经营和决策权交给新一代的领导。 “现在我们新的年轻团队已经形成,这一代人应该超越我们,做得更好。”沉文荣说。
沙钢是我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拥有长江货运码头,海岸线长达8000米。
作为“改革开放40年功勋企业”,40多年来,沙钢用勤奋和毅力不服输。沙钢与国内众多大型钢铁企业一道,书写了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辉煌。 把握新时代脉搏,即将年满45岁的沙钢年轻,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雄心,有放眼长远、锐意进取的智慧。需要,值得期待的世界级“百年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