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网讯 3月18日,广州白云站屋顶钢结构开始升级改造。随着屋面钢结构的缓慢改进,云山竹水和木棉启的外观已经开始出现。
据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广州白云站整体钢结构屋盖投影面积95224平方米,最大跨度屋顶高64米,钢结构花瓣最大悬臂28米。此次,白云站一期屋顶钢结构升级改造。全长252.1m,宽48.6m,投影面积12252平方米钢结构厂房模型,总重量约2000吨。提升区域共有球节点2494个,拉杆11267根。由于屋面钢结构施工工艺复杂,连接节点较多,必须先在地面上完成整个屋面的拼接,再利用30个液压装置将其整体吊装。整个过程大约需要8个小时钢结构厂房模型,总起升高度为18米。本项目节点的建成为2023年底站楼竣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车顶升降机的竣工也标志着白云站将正式进入内外装修阶段。
白云站钢结构总重量10万吨以上,大小零部件10万余个。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对每一个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追溯。针对这一情况,白云站部署了中国铁建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该平台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平台之一。根据钢结构施工的特点,钢结构的管理分为设计、深化生产、运输、安装、检验6个阶段。 6个阶段的全过程数据与钢结构3D模型一一绑定,实现了白云站10万余个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追溯和3D可视化。精细化管理。
在白云站一期屋顶钢结构安装中,在德仓二手钢结构的带领下,项目组攻克了七大难关:一是多专业交叉协同配合;二、现场施工工作量大,施工组织困难,上屋面为立体曲面;三是高空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保证是关键;四是现场施工场地狭窄;网格结构与三维结构相结合,涉及测量监测内容广泛,技术要求高;六是质量要求高,安全文明施工;七是严格落实广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按照“三日两查”。疫情防控工作原则上开展,2000多名施工人员统一生活在一起,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全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现场人员接触社会的风险。
据德仓二手钢结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白云站预计2023年底建成通车,是“五主四”的主要客运站之一广州市辅”铁路枢纽,11个车站24条线路。项目建成后,将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所有普通高速客车,是未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改造的前提。 ,是覆盖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文图/广州日报新华城 记者:黄庆 通讯员:王天水
上一篇:钢结构发展逐渐“受宠”
下一篇: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